为进一步增强課程建設能力,提升学校“金课”建设成效,加快打造一批国内一流、辐射国际的国家级一流课程,8月7日-11日期间,学校分别召开三场国家一流課程建設推进会,重点对省级及以上医学类課程建設推进规划进行一对一交流指导。教務處、各学院分管教学领导、课程负责人及骨干教师、教学办主任等6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教務處副处长金伟琼主持。
8月7日 第一場
8月10日 第二場
8月11日 第三場
專題報告
推進會分別安排《醫學寄生蟲學》、《醫學有機化學》以及《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3門申報2019年國家級一流課程的課程代表,就其在教學目標設置、教學內容重構、教學活動設計、教學方法選擇、課程團隊組建和分工、學業考核評價等方面的建設和實施經驗與參會人員分享交流。
政策解讀
教務處根据国家一流课程文件要求以及学校建设规划,重点从课程思政、混合教学、多学科思维、内容重构、时代性、多元考核等关键词对一流课程“两性一度”建设标准和要求进行解析,梳理一流课程申报流程,并对不同类别課程建設方向和重点提出规划建议。
典型交流
推进会中,《眼科学》、《角膜接触镜学》、《儿科学》、《临床技能学》、《实验机能学》、《牙体牙髓病学》、《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医用基础化学》以及《医学伦理学》等9门课程针对建课思路、建课过程、混合教学实施以及可推广的经验进行重点介绍,同时对未来課程建設规划进行了统筹设计,制订路线图。
課程彙報
來自基礎醫學院、檢驗醫學院(生命科學學院)、藥學院、護理學院、公共衛生與管理學院、第一臨床醫學院(信息與工程學院)、第二臨床醫學院、眼視光學院(生物醫學工程學院)、口腔醫學院以及精神醫學學院的31門省級及以上一流課程聚焦目前存在問題和建設規劃進行整體彙報。在此基礎上,學校針對每門課程的彙報情況進行一對一指導反饋,幫助課程精准找准建設方向並謀劃建設規劃。
第一場
第二場
第三場
朱雪波处长对各学院、各课程在一流課程建設和课堂改革方面所做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她指出,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一流本科課程建設对高校建设发展的重大意义,要抢抓机遇、认真谋划、积极思考、聚力推进,提出具体可行的建设计划与措施,以一流专业、一流課程建設为契机,加快推进学校高水平本科教育建设。同时,她就下阶段一流課程建設重点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加强对一流課程建設标准的理解,掌握課程建設的核心要素,对标对表,提升建设质量,打造新时代金课;二是做好一流課程建設统筹规划,明确建设目标,做好团队分工,选好课程平台,科学制定实施路线路,为下阶段课程具体建设和实施筑桥铺路;三是推進“互聯網+”課堂教學改革,充分利用網絡化、數字化等教學工具重點推進混合式課程教學等方面創新改革,持續打造在線教學新常態。
本次会议是学校对高质量課程建設成效进行的一次全面总结,也是后疫情时代深化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有效探讨,对于加快学校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内涵建设,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