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學院(部):
课程教学大纲是实施教学思想和专业培養方案的重要教学指导性文件,是组织教学、选用(或编写)教材、进行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和教学管理的主要依据。为进一步推进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全面修订教学计划的基础上,学校决定对新版各专业培養方案所开设课程的教学大纲进行修订,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修訂原則
教學大綱修訂要聚焦“一流課程”建設要求,提升課程高階性、突出課程創新性、增加課程挑戰度,打造一批溫醫品牌、國內一流、輻射國際的高水平課程。
1.符合新時代專業培養目標。教學大綱修訂工作要符合新時代人才培養要求,體現本專業人才培養目標與基本規格,努力貫徹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的思想。注重對學生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培養,契合學生解決複雜問題等綜合能力養成要求。服從課程結構及教學安排整體優化的需要,體現以學生爲主體的思想,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力求具有對課程教學的實質性指導作用。
2.實現教學內容與時俱進。落實課程思政建設要求,通過專業知識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緊密融合,將價值塑造、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三者融爲一體;體現前沿性與時代性要求,聚焦新醫科、新工科建設,增加體現多學科思維融合、産業技術與學科理論融合、跨專業能力融合、多學科項目實踐融合內容;保障教學資源的優質性與適用性,以提升學生綜合能力爲重點,重塑課程內容。
3.加快教學方法改革創新。圍繞“以學爲中心”原則實施因材施教,強化現代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靈活運用數字化教學工具有效開展線上、線下、線上線下混合式等教學活動。有效安排學生個別化學習與合作學習,強化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環節,采取PBL、CBL、TBL等形式加強研究型、項目式學習,注重學生創新性和批判性思維培養。
4.拓展深化考核评价体系。采取多元考核方式,丰富探究式、论文式、报告答辩式等作业评价方式,加强非标准化、综合性等评价。考試考核评价严格,体现过程评价,注重学习效果评价,考核考试评价严格,过程可回溯。
二、修訂要求
1.本次修订教学大纲的课程范围涵盖我校各专业所开全部课程(其中理论课程指全部为理论课时的课程以及包含理论与实验课时的课程,对应按照理论课程教学大纲编写格式修订;实验课程指单独开设的实验、实践类课程,对应按照实验课程教学大纲编写格式修订)。课程名称、课程编码必须与新版培養方案完全一致。同一课程不同要求、不同课时的,教学大纲应分别修订。
2.課程教學大綱由各學院(部)組織所屬系(部)、教研室、課程組修訂,系(部)、教研室、課程組要安排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或教師小組修訂教學大綱,經集體討論制定,並組織專家論證,各學院審核後按專業歸類,以電子稿形式報送教務處進行審查備案。
3.各學院(部)交叉開設的課程,由課程所在學院(部)制定教學大綱,教務處審查後發給各學院(部)。
4.各門課程的教學大綱修訂工作要按學校統一的要求與格式制訂,其中理論和實驗課程教學大綱編寫格式見附件1。
5.自2020-2021學年開始,所有課程的教學工作將按照此次修訂後的教學大綱要求執行。
三、工作安排
1.8月20日前,各學院(部)組織所屬系、教研室、課程組修訂編寫課程教學大綱,並填寫本學院開課課程教學大綱彙總表(見附件2),報送教務處進行形式審核。其中,8月16日前,將爲其他學院專業開課的公共平台課程或通識課程的課程教學大綱電子稿及彙總表報送教務處進行形式審查。
2.8月26日前,教務處將審查後的課程教學大綱材料發至各專業學院,由各專業根據本專業教學計劃開設課程進行選用整理。各專業課程教學大綱在彙總時(包括目錄編序),應按教學計劃開設課程順序編輯。教學大綱的打印統一在WORD下排版,紙型爲A4、左邊距3cm、右邊距2.5cm,字體、字號等按附件要求。各學院(部)請于9月6日之前將各專業課程教學大綱電子稿發送至教務處。
未盡事宜,請與教務處聯系。
聯系人:林安琪 葉溫樂,聯系電話:86699105。
郵 箱:jwcjxk@wmu.edu.cn
附件1.溫州醫科大學理論課程教學大綱編寫格式
2.溫州醫科大學課程教學大綱彙總表
3.新版人才培養方案课程设置与开课学院目录
教務處
2020年7月29日
附件:
溫州醫科大學##理論課教學大綱(適用對象:##、##、##等專業).docx